本文转自:生活报
当交响乐邂逅四大名著
哈尔滨音乐厅上演穿越时空的视听盛宴
王建昭 摄
生活报讯 (实习生史瑜婷 周蕊 记者吴海鸥 王晓晨 文/摄) 以交响之名,致敬四大名著。第37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热潮持续涌动,7日晚,哈尔滨音乐厅·交响乐厅华灯璀璨、乐韵流淌,备受期待的吴春燕四大名著影视金曲交响音乐会在此隆重上演,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近千名观众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视听盛宴。本场音乐会由青年指挥家李一执棒,百年哈响担任伴奏,他们以精湛的技艺与饱满的演绎,唤醒了那些镌刻在文字与光影之中的永恒旋律与难忘瞬间。
交响激昂 经典“声”动冰城
当日19时,音乐会大幕徐徐拉开。在激昂交响的引领下,观众仿佛瞬间踏入金戈铁马、英雄辈出的三国疆场。女高音歌唱家吴春燕一曲《历史的天空》,道尽岁月沧桑与厚重;《貂蝉已随清风去》则柔情百转,令人动容。吴春燕、冯金伟、陈剑杰三人合唱的《这一拜》情意深长,陈剑杰独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更是雄浑磅礴——如惊涛裂岸,似历史奔流,将英雄荣辱、时代兴衰尽数呈于乐声之中,听得人心潮起伏。
乐风一转,观众随之步入金陵烟雨、楼阁玲珑的“红楼梦境”。在吴春燕的深情诠释下,《枉凝眉》《紫菱洲歌》《葬花吟》如泣如诉,吟唱出红楼女儿的千般愁绪、万种悲情。《红豆曲》《分骨肉》的男女声二重唱,则带领观众随音符入梦,感受着苍凉与缠绵。
紧接着,《水浒传》组曲轰然奏响,草莽英雄的豪情义胆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吴春燕以一曲《四海盟约》和《天时地利与人和》,唱尽江湖儿女的深情与豪迈。当《好汉歌》那熟悉而炽热的旋律响起,全场气氛瞬间沸腾,观众情不自禁击节应和,热血澎湃。
情绪未平,一缕空灵奇幻的“仙乐”《云宫迅音》又将观众引向西域神话世界。《女儿情》《别亦难》的男女声二重唱婉转缠绵,《天竺少女》灵动曼妙……四位演唱者齐声高歌《敢问路在何方》将演出推向高潮。在排山倒海般的恢宏气势与观众持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中,吴春燕返场演唱了《四大名著随想曲》。这一夜,交响与经典碰撞、音乐与情怀交织,令人不禁由衷感叹:岁月流转,经典永存。
演员深情寄语“哈夏”与“音乐之城”
演出中,女高音歌唱家吴春燕“一人诠释四部经典”的非凡功力惊艳全场。吴春燕师从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现任北京歌舞剧院合唱团团长。采访中,吴春燕表示:“哈尔滨是我的家乡,今天这场音乐会将四大名著与音乐相融合,四大名著通过音乐的演绎形成‘史诗级对话’,既能展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也与哈尔滨‘音乐之城’的气质高度契合,希望借此让更多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
谈及“哈夏”,吴春燕动情地表示:“我对哈夏的印象太深了!我的人生第一场个人音乐会,就是在第29届哈夏期间举办的——当时就在哈尔滨音乐厅,合作的也正是哈尔滨交响乐团。”
演出中,北京歌舞剧院独唱演员冯金伟,凭借一曲《好汉歌》收获热烈反响。作为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民族)比赛金奖得主,他目前还是哈尔滨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演唱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男高音歌唱家郁钧剑教授。
冯金伟坦言,自己对哈尔滨有着特殊的情感:“第一次来黑龙江时,我在火车上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原,就觉得这片土地有着开阔的胸怀,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东北。”他还提到,自己已在哈尔滨音乐厅演出多次,“每次演出都座无虚席,观众热情极高。全国很少有地方能像‘音乐之城’哈尔滨这样,既有浓厚的音乐氛围,又有这么多懂音乐的观众。”
配资平台最新消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