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5月7日,开国上将、曾担任东北野战军参谋长、空军司令员以及国防部副部长等职的刘亚楼将军,因疾病不幸离世,享年55岁。
即便刘亚楼得以享有优越的医疗条件,然而早年辛勤劳作所累积的病痛,以及建国后不懈的努力早已耗尽了他的精力,使得他在55岁便英年早逝。
刘亚楼的离世,令新中国的领导阶层和广大民众深感悲痛。为缅怀刘亚楼,党中央与国家政府特地举办了一场规格极高的追悼大会,堪比国葬之礼。十万民众自发涌至,前来送别,刘少奇与林彪亲自护送刘亚楼的灵柩至八宝山。
如此规模的送葬仪式充分彰显了刘亚楼对党、国家与人民的卓越贡献。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刘亚楼逝世51年之后,他的故居竟然遭遇了粗暴的拆除。
今日,吾辈将共同探析刘亚楼先生的不朽功绩,一探究竟为何我国对刘亚楼先生的离世如此深切缅怀,同时亦将审视刘亚楼故居被强制拆除所引发的公众激愤之情。
刘亚楼的贡献
1910年四月,刘亚楼降临于福建武平县一户贫寒的农家。由于家境极端贫瘠,在他幼年时期,便被父亲过继给了同宗好友刘德香。
刘德香深知刘亚楼天资聪颖,故而始终咬紧牙关,倾力支持他接受教育。这包括私塾、小学和中学的正规学习,以及接触进步思想,投身革命事业。
1929年,刘亚楼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历任闽西游击队班长、红12军营长、红12师35团政治委员、11师政治委员,以及红一军团第2师政治委员等职。在长征的艰苦岁月里,刘亚楼与战友陈光并肩作战,多次担任先锋任务,参与了包括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四次渡过赤水、飞夺泸定桥在内的诸多艰难战役。
在延安那段光辉岁月,刘亚楼投身抗日红军大学,潜心学习,毕业后荣任抗日军政训练部部长,以及抗大教育长的要职。1939年,他远赴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学成后,在苏军实习,直至1945年,方才重返东北野战军。
刘亚楼最为辉煌的时期,莫过于担任东野参谋长之时。那时,他的103号声望如雷贯耳,四野之内无人不晓那赫赫有名的“雷公爷”。在东野的任期内,刘亚楼成为了林彪的得力副手,共同指挥了四野的多场战役,尤为突出的包括辽沈、平津战役,以及进军中南的壮举。
建国伊始,刘亚楼肩负重任,担任空军司令员一职,着手组建我国的空军部队。从白手起家,到打造出一支能够捍卫领空的强大空军力量,刘亚楼的贡献尤为显著。然而,遗憾的是,由于长期辛勤劳累,刘亚楼的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最终在55岁之际,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刘亚楼先生的一生,新华社的评述可谓切中肯綮。
三十六年如一日,刘亚楼将毕生精力倾注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与共产主义理想。他忠诚于人民,坚定于革命,全心全意奉献于党的事业。立场坚定,英勇战斗,雷厉风行,认真负责,勤奋不懈,鞠躬尽瘁。在革命战争中,他为国家与人民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在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强化人民军队的革命化与战斗化建设,以及国防事业中,他均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正是如此,刘亚楼故居在遭受强制拆除之际,所引发的公众反响尤为强烈。
刘亚楼同志曾享有“军中楷模”的美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林彪等领导同志均对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纵然刘亚楼同志已离世,但他的精神仍值得我们永恒追忆。开放刘亚楼的故居,本意在于让同志们深入了解其生平事迹,然而,未曾料想,这栋故居却因保护不善而遭拆除。
故居被强拆。
刘亚楼先生的故居构成了“四野”纪念馆的核心要素,而该纪念馆亦囊括了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所的遗址、东北民主联军独立团的团部、炊事班、警卫连以及卫生所等众多历史遗迹。
1998年10月1日,"四野"纪念馆正式揭开了对外开放的序幕。至2001年,该馆更荣获黑龙江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称号。此后,它接连荣获首批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及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殊荣。
在2007至2011年的文物普查过程中,四野纪念馆及其毗邻的数栋建筑均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刘亚楼故居亦位列其中。然而,在随后的管理工作中,四野纪念馆受到了应有的重视,而周边的民居却鲜有人问津,保护措施更是付之阙如,许多民居内仍有人居住。
据澎湃新闻记者的报道,《刘亚楼故居遭强拆背后:多年来保护缺位,规划图未标识文物》一文揭示,当时刘亚楼故居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纪念馆对此故居未采取任何保护行动,甚至连“文物保护”的标识也未悬挂。
针对记者的观点,时任“四野”纪念馆馆长姜勇持有不同见解。他指出,依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与修缮经费理应纳入地方政府的财政规划之中。然而,双城区的财政预算未能满足这一要求,正是这一原因导致了刘亚楼故居保护工作的缺失。
2016年,在双城区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过程中,相关部门明确表态:“所有文物古迹建筑均不包含在此次征收范围之内,严禁拆除。”然而,在实际征收操作中,由于部分民房未作明确标识,刘亚楼故居、东北民主联军独立团团部旧址、陈家银铺旧址等七处建筑最终还是遭遇了强拆的命运。
刘亚楼故居遭遇强行拆除,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国家文物局在获悉此事后,迅速向黑龙江省文化厅发出复函,并同步抄送至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函中明确要求地方政府立即组建调查组,对刘亚楼故居被拆事件进行全面彻查。必须依法对涉事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对涉嫌犯罪的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亦需对相关属地政府和人员承担的行政责任进行追究。
李某某,一破坏文物者,其真实姓名由公安部未予以公开,已被警方迅速逮捕。涉案的拆迁人员李某透露,其行动系受人指使,并揭露了其上司常某的罪行。常某在落网后,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随后,公安机关对其执行刑事拘留,并正式对其立案批捕。
除了负责拆迁的当事人及其上级领导,该辖区内的相关行政人员亦受到责任追究。双城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兼四野纪念馆馆长姜勇、副所长张涛以及文物保护部部长陈勇均受到记过处分;负责文物保护工作的副区长高丽馨被要求提交书面检查,负责城建工作的副区长刘志成则受到通报批评,而区长毛臣则被责令公开道歉。此外,双城区政府需向市政府提交书面检查。
随后,双城区在充分征询刘亚楼将军家属、历史见证者以及文博专家的意见后,决定在原址上重建“刘亚楼故居”。虽然重建后的“刘亚楼故居”外观更为美观,但文物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独特属性,新筑的墙壁终究难以与古旧的瓦砾相媲美。
配资平台最新消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